电动汽车告别100%中签时代 “不限行”点燃准车主热情
05月11日, 2015 6,689 views
4月9号,北京市小客车指标调控管理办公室公布的数据显示,本期个人新能源汽车申请者首次突破3000人,达到3874人,而此前申请指标的人数一直在2000人左右徘徊。根据今年的指标配置方案,本期分配给个人的新能源汽车指标只有3333个,这意味着,从这一期开始,想买电动汽车的车主未必一定能摇到号了。市民热情的高涨被看做是因为4月2日北京市政府发布的通告:自2015年4月11日至2016年4月10日,纯电动小客车将不再受尾号管制限制。
据记者走访调查发现,电动汽车不限行“特权”正在催热北京市场。一位在北京汽车4S店工作的新能源汽车销售经理告诉记者,在消息出台几天后,前来看车的消费者明显增多,有时因为人手不够,需要从负责其他车型的销售部门暂时借调人员支援。而在和消费者的沟通中发现,“不限行”是大多数消费者决定入手电动车的主要原因。
“不限”新政获市场认可
对电动汽车不限行的呼声早在2011年就已经开始。当时,财政部、科技部、工信部、国家发改委等四部委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试点工作的通知》就曾明确要求“要积极研究针对新能源汽车落实免除车牌拍卖、摇号、限行等限制措施,并出台停车费、电价、道路通行费等扶持政策,广泛调动政府、企事业单位和个人购买、使用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的积极性”。而时至今日,姗姗来迟的电动汽车不限行终于实现。
更令人可喜的是,电动汽车不限行的政策虽然还未发布具体实施细则,但是已经获得市场的认可,尤其从北京电动汽车申请摇号中可以看出。另外,从北京各家新能源汽车销售的4S店了解到,现在能够提供现车的4S店并不多,已经有很多消费者提前下手,静待“不限行”实施细则的出台,马上享受“不限行”优惠政策。“在接待进店看车的消费者时,我们都会为他们算一笔经济账。”北汽鹏元汽车销售公司李经理告诉记者。在北京,从早7点到晚8点五环内实行限行,对闯限行的车辆每隔3小时处罚一次,每次100元。如果全天都在路上行驶,就是每天400元; 如果早晚行驶上下班行驶一次,每天200元。以一年52周(不含法定节日)记算,不限行可为电动汽车带来至少1万元的隐性补贴。“当然这还不算重污染天气单双号不限行的成本,以及闯限行扣分引发的时间和其他费用。”李经理说。“电动汽车不限行会给北京新能源汽车市场带来一波增长行情。”北京汽车工业协会会长安庆衡说。由于对新能源车减免停车费、过路费等政策的预期,以及放开燃油车牌换购新能源汽车的限制,业内普遍认为,在个人充电设施和公用充电设施逐步完善的情况下,北京新能源汽车市场迅速上量是指日可待的事情。
潜在消费者尚在观望
记者在4S店走访时发现,还有一些消费者目前还处于观望状态。其中最大的问题是缺乏充电基础设施。“电动汽车买回家,充电最让人头疼。”有些消费者告诉记者,他们试想过向一楼居民借电、向一楼商户借电或者去单位附近的公用充电设施充电。但是因为这些方法只能解一时之急并不是长久之策,购买电动汽车还处在两难境地:没有车,出行难;买了车,充电难。
还有一定数量的消费者,家中拥有两辆或以上的传统燃油车,他们也加入到看车者的队伍中。李经理告诉记者,这些消费者希望能将家中的一辆燃油汽车更换为电动汽车,并且他们希望如果自己以后想从电动汽车切换回燃油汽车时仍然可以。“尽管目前从政策上看还不可行,但是已经有风声说会放开传统燃油车牌切换新能源汽车的限制。”李经理说,“这类消费者往往拥有私人充电桩和固定车位,充电不是问题。”
在和很多消费者沟通时,记者发现他们大都不确定不限行的持续性。因为现在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少,不限行的效果还难以体现,如果未来电动汽车数量呈爆发式增长,不限行的政策能否延续下去,会不会重新限行?这些问题都没有答案。多位消费者向记者表示,希望能将电动汽车不限行政策法律化,而不是当做推广新能源汽车短期行为。
另外,有专家提醒,尽管本期电动汽车申请摇号的消费者急剧增多,但是并不能认为这些摇到号的消费者一定会购买电动汽车。因为每期摇号结束后,弃购电动车的消费者大有人在。目前,纯电动车性价比仍很低,同时充电难题难解决、续驶里程未突破,而充电服务费用也没有确定,使用成本优势上很难吸引普通消费者购买,这次摇号申请数量激增,会不会是一个假象,还需要时间验证。
强化政策 突出比较优势
电动汽车从进入市场以后,产品的优势就广为社会认可,如低廉的使用费用和后期维护成本、良好的加速性能等。但同时也有一些产品固有的“硬伤”存在,如续驶里程有限、充电时间长等,“在短期技术水平难以突破的时候,如何凸显电动汽车的‘比较优势’,让消费者和市场认可电动汽车的优势,是政府等各个方面需要努力的工作。”汽车行业评论员封士明向记者表示。
实际上,在过去的一年中,政府、企业、经销商等各方力量都在为电动汽车市场预热,期待用政策的力量为电动车市场破冰,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在北京刚刚结束的新能源汽车工作会议上,北京相关新能源小客车采取备案制的方案已经通过,未来进口纯电动汽车也有望通过备案进入免购置税目录,这无疑将大大增加北京纯电动汽车的供应类型。
封士明认为,上海的插电混动汽车一度卖断货,免费的上海牌照是其间的最大推力。而北京的电动汽车市场应该能更好,因为对普通燃油车的限购限行早已为普及电动汽车打下了“基础”。但真正要推动电动汽车在京城的发展,就要出台最贴合用车者的利好政策,例如以开放的态度放开牌照、加大基础设施的建设并在北京的部分收费路段免费通行等。
自去年新能源汽车摇号以来,北京市私人消费市场一直处于不瘟不火的状态,每期都在2000人左右,其中还会有近千人弃购。随着指标的逐期增加,摇号人数却维持在较低水平。可以说,电动汽车摇号并没有达到管理者当初的预期。封士明认为,电动汽车不限行政策的出台恰恰打中了电动汽车消费者的“痛点”,说明政府推广新能源汽车的办法更加“实惠”,是消费者看得见摸得着的政策。
从“政策热”到 “市场热”
原本被认为不会对新能源汽车推广造成很大影响的电动汽车不限行政策,一经出台就获得市场认可,当期摇号人数增加近40%。按以往部分申请者会弃购的数量,除去这部分申请者,新一期摇号后的购买电动汽车的消费者数量也将近乎翻番。如果说之前新能源汽车是“政策热,市场冷”,那么现在完全可以说是“政策热,市场也热”。
从现实来看,电动汽车目前享受国家和地方财政补贴、免购置税、车船税等一系列政策优惠,但市场表现平平,离产业大规模孵化的目标尚有不小的差距。消费者用脚投票,说明这些政策尚未打动人心。究其原因是这些政策只是带有普惠性质的政策,没有针对使用环节的优惠,很难在使用上吸引消费者选购新能源汽车。
对电动汽车来说,“购买意愿”最大的阻力是“用户体验”。新能源汽车虽然各种补贴较高,但实用性仍然相对较差,电池能量低、续驶里程短、基础配套设施不完善等因素构成私人购买电动汽车的最大阻碍。在调查中,有过半数的消费者对于购买纯电动汽车持比较消极的态度。
既然短期内在技术上很难有突破性的进展,推广新能源汽车的思路就不妨换一换。现在,北京市放开电动汽车限行,从目前的结果看收效很好。当电动汽车的使用价值被政策放大,其他一些短板就暂时不会很明显。无论如何,政策的进一步放开,会提高电动汽车的销量,对完成2015年新能源汽车销量50万辆的目标大有裨益。
沿着这个思路,推广新能源汽车的思路就不一定非从消费者购买第一辆汽车入手。除了要盯住有限的增量,还应该瞄准巨大的现有存量的升级市场。一些家中有两辆或以上的消费者,因为燃油车牌和电动车牌不能切换,被人为地隔绝在新能源汽车之外。如果进一步放开传统车牌切换电动汽车车牌的限制,并保证未来可以切换回来,相信会有更多的人尝试新能源汽车。
发展新能源汽车,需要政府放开政策,创新管理。如果一方面大力补贴新能源汽车;另一方面又按照传统汽车进行管理,本身就是发展新能源汽车的一个悖论。消费者也不是好忽悠的,没有货真价实的好政策,期望市场自己热起来是不可能的。
欢迎加入车聚网读者微信群:请先添加微信号shingowoo,并注明“我要入群”,之后我们将拉您入群,或加入QQ群:383683141。
欢迎微信扫码或搜索autoju(←长按可复制),关注我们的公众号。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