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诗和远方,先在路上读点书吧 丨 品牌
09月8日, 2015 7,089 views
【引言】诗和远方,对忙成狗的都市人来说一直是种奢望。杨嵩和他的团队,想让用户在开车的路上能听到书的声音。
八月,汽车市场杀入一匹“野马”,定位于车载FM 的APP“路上读书”正式上线。随着移动互联的快速崛起,汽车消费领域催生了不少车主服务APP,在工具层面上帮助车主解决了诸多实用问题。
而“路上读书”选择了一个不太寻常的角度——从读书入手,关注的是受行车环境所限制的车主的时间质量。有趣的是,这个不走寻常路的产品一上线就收获大量关注,成为8月份汽车领域的热门话题。
出身汽车行业的创始人杨嵩认为,“产品的出发点很简单,使用汽车作为生活工具的同时,我们也受其限制,被动地虚耗生命。‘路上读书’用有价值的声音,把车主解放出来,把时间的主动权还给他们,这就是产品能被快速接受的原因。”
为什么是路上?解放1.5亿车主的“被废”时间
大家都知道,移动时间是“盲人时间”,无法刷屏和阅读。对于开车的人来说,被动放空车上时间似乎成为常态。而且你无从选择——回荡在车厢内的是一成不变音乐、笑话和新闻。也许很多人对这个状态抱持无所谓的态度,但当你把全国1.5亿车主在路上虚度的时间加起来,结果是一个非常吓人的数字。调查数据显示,北、上、广、深每天上下班的路上时间超过100分钟。大部分省会城市和大量地级市,每天上下班时间超过50分钟。能看到的未来,这个时间只会越来越长,而看不到缩短的希望。
这些白白耗费在路上的时间,占据了一个人40年工作生涯八分之一的时间,相当于整整5年有效工作时间被动虚度。如何让这些被动虚度的时间得到重视、重新规划,是创始人杨嵩看中的巨大市场。“这是除了汽车销售、售后(含水平衍生业务)以外第三个巨大的市场。所有汽车生意都把焦点放在车上,但我们聚焦的是车主的车上时间;所有人都关心车主开的车好不好,但我们关心车主开的累不累”,杨嵩说。
为什么是读书?把时间“浪费”在有价值的事情上
国内首份《中国城市阅读指数研究报告》近日发布,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成年人人均阅读纸质图书4.56本,与2013年的4.77本相比略有减少,远低于美国等其他经济发达国。人均每天读书时长18.76分钟,成年国民阅读率58%。
以现状来说,选择读书作为产品切入点需要勇气,但也足见其用心。“国民阅读水平的高低,很大程度影响国家的经济和文明进程。就个体而言,阅读的价值也远被低估。”杨嵩说,“每个人都有知识恐慌,只是阅读对普通人来说有门槛。一是选择,二是解读,‘路上读书’刚好解决了这两个问题。”
作为一款知识类产品,“路上读书”在内容的制造上面,选了一条“传统”的路。不同于当前的UGC模式和纯粹的有声书,项目网罗了国内一流知识精英,包括原搜狐网文化中心总监、编辑,南方都市报编辑等,同时召集了一批国内著名学府的学者与研究团队。目的是为消费者筛选精良的作品,并做专业精简的解读,这大大降低了用户筛选和理解的成本。即是所谓用“精英化”的手段,达到“去精英化”的效果。
在内容规划和体验设计上,“路上读书”追求的是极简、高效,但也不乏亮点。“产品从车上使用的角度出发,针对车主需求,契合车上使用的环境,为车主量身定做。我们每天会为车主提供4个栏目的清晰选择,涵盖提升专业能力、开拓视野见闻、 荡涤思想心灵、练习英文听力等,让作者、译者、行业权威、各界大咖开讲,将厚书读薄、好书读活。每本书解读20-30分钟,让车主在路上能够轻松学习,快速充电。同时,‘路上读书’APP每周有一个时间,是各界名人、明星为车主读书的时间,由知名企业家、知名主持人、明星以及各界专家为车主提供读书服务,并且可以互动交流。”项目负责人介绍。“有价值、有意思,我们希望为车主创造这样的路上时间。”
从“路上读书”快速崭露头角,可以预见,除了注重功能性的车主服务APP外,车主生活类产品市场前景巨大。但找准方向后,如何真正在市场中站稳脚跟,将是创业者的下一个难题。“在用户至上的互联网时代,能够打动人的终究是有价值的产品。” 杨嵩表示,“‘路上读书’后续的运营,还是将用户放在第一位,我们会积极接纳各种反馈,持续创造优秀内容,提升车主路上时间的品质和乐趣。”
人,车,生活,这是杨嵩在东风日产时的宣传口号。前二者,他已经在老东家有了成功经验,如今他另立门户开始关注用户的汽车生活。
这是一种更接地气的做法:从站在消费者对面,走到了消费者中间。这也给汽车圈的职业经理人们立了一个标杆:成功是让不同的股东满意,而成就是可以选择直接让用户满意。
诗,并不都在远方,有时候就在生活中。
欢迎加入车聚网读者微信群:请先添加微信号autojucom,并注明“我要入群”,之后我们将拉您入群,或加入QQ群:78384487。
欢迎微信扫码或搜索autoju(←长按可复制),关注我们的公众号。
成功是让不同的股东满意,而成就是可以选择直接让用户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