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跳级生到留级生 陆逸掌管的英菲尼迪还有多少机会
11月18日, 2016 7,366 views
曾经成绩优异的英菲尼迪现在却面临着“留级”的尴尬境地。
2015年,英菲尼迪在华售出40188辆汽车,以33.8%的增速超越了奔驰的32.6%成为增长最快的豪华品牌。今年,这个以“无限(Infinite)”命名的豪华品牌却并没有将这一势头延续下去。
前三季度,英菲尼迪在华销量2.9万辆,同比微增2%。相比之下,奔驰同比增长11.7%、宝马同比增长6%。如果这些第一梯队的豪华品牌缺少可比性,那么第二梯队的雷克萨斯、凯迪拉克销量分别为8.26万和7.79万,同比增幅33.8%和35.4%,已经远远地甩开了去年的增速冠军。
从2014年国产以后,东风英菲尼迪Q50L和QX50成为了英菲尼迪在华销量的主要贡献者。随着当时“敢爱”理念的推出,这个品牌成功俘获了一批车主。此后,擅长引起用户情感共鸣的营销高手戴雷更是将这一品牌理念发扬光大。
但当他离开后,这一理念的传播似乎嘎然而止。有人说,戴雷很聪明,懂得“激流勇退”,他或许早就预见到了消费者在情绪上的“审美疲劳”。有一定道理,因为激情过后的人们总能更冷静地思考问题。
当冷静下来的消费者开始抛却情感因素,客观分析产品力的时候,它们的短板显而易见。抛开召回事件对Q50L和QX50造成的销量负面影响,英菲尼迪需要反思的是产品本身。
作为国产的主力车型,Q50L与宝马3系、奥迪A4L属于竟品。但Q50L只有5个配置,并且动力总成是一样的。改款宝马3系的318Li、330Li、340Li则拥有丰富的动力配置;新一代A4L则搭载了动力和燃效有显著提升的新发动机;而新Q50L则只是在外观内饰上修修整整。聪明的人还比你更努力,被甩开也是情理之中。QX50也面临相同的问题,与之同级的GLC、Q5仍然在品牌力和产品力上更胜一筹。
英菲尼迪只有上述两款国产车型,相比产品线丰富的厂商它无疑要承担更大的风险。但坚持进口的雷克萨斯却向市场证明了国产与否并不是成功的最重要因素。
纵观英菲尼迪在华产品线,除了国产的两款以外,还有进口的QX60、QX80,QX70/Q70和QX30也将陆续推出。其中,除了即将发布的QX30击中了较大的受众群以外,其它的产品更多地只是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无法肩负起走量的重任。
众所周知,QX30与奔驰GLA有着深厚的“渊源”。在国内,二线以上城市的消费者更注重“信仰”,也就是品牌对他们的洗脑作用更大于性价比。三线以下的消费者则更注重低价买到高配置。QX30作为豪华SUV,显然是面向中高端的市场。在这个市场里,这款与GLA共用一套平台和动力的SUV并没有优势。更何况,这款车从消息曝光到上市拖了太久,而这个周期拖得越久,人们对它的细节就扒得越透,这显然也不是一件好事。
报道称,东风英菲尼迪高层10月已赴日本了解3-5年内的产品规划,并将在未来两年内对国产车型进行调整。但“两年”对于当前的英菲尼迪来说实在太久了,足以让竞争对手冲刺更长的距离,它等不起。
但它似乎并不着急。这家公司指出,在4月份高层动荡导致了销量表现不佳后,如今已经逐渐趋稳。“趋稳”这样的词形容BBA尚在情理之中,但对一个进入中国市场并不算久、销量基数并不大、并且正处于上升期的品牌来说,显得太缺乏斗志。
按照当前态势,英菲尼迪今年在华销量将与去年基本持平,约为4万辆。而前10豪华品牌前三季度中增幅超过100%的有两家,30%左右的有四家,超过10%的有2两家。水涨了,船却未高。中国市场留给英菲尼迪的时间不多了,但它似乎还没表现出应有的紧迫感。
欢迎加入车聚网读者微信群:请先添加微信号autojucom,并注明“我要入群”,之后我们将拉您入群,或加入QQ群:383683141。
欢迎微信扫码或搜索autoju(←长按可复制),关注我们的公众号。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