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魔头青睐的解构主义,也传染给了中国汽车?|聚技
06月9日, 2017 6,400 views
引言 | 人固有一死,或死于天蝎,或死于天蝎……
女魔头扎哈•哈迪德(Zaha Hadid)多少是个叛逆者。颠倒、重构、否定传统设计原则……一切能和叛逆相关的词,似乎都能和她挂钩。
▲据称有伊拉克皇室血统的英国建筑师扎哈•哈迪德
向传统宣战,不是每个人都敢这么干。但如果这个人是天蝎的话,一切就顺理成章了。
一、宝马大楼,女魔头扎哈的杰作
宝马汽车中央工厂,是扎哈•哈迪德最具颠覆性的建筑工程之一,也是宝马3系的生产基地。
此前这里树立的是三座互不连接的生产厂房,通过打破与融合,外部采用奇异的对角线支撑结构,内部大量将玻璃和现代线条相结合,与其说是一座工厂,还不如说是一座现代博物馆。
这可能是汽车与解构主义相碰撞,最值得被纪念的案例之一。解构主义作为一种现代主义设计风格,兴起于80年代后期建筑界,常见于建筑和服装上。
▲赫尔佐格&德梅隆还设计了伦纳德街56号这座神奇之楼,好像在天空中堆叠一个房子
比如同样出自扎哈•哈迪德之手的望京SOHO,雷姆•库哈斯的CCTV大楼,赫尔佐格&德梅隆的鸟巢,或是前任爱马仕的创意总监、解构主义时装鬼才马丁•马吉拉的大部分服装设计。
▲这位天才女设计师于2016年3月31日,因心脏疾病在美国迈阿密一间医院去世。她的设计令人感动和震惊
▲马丁•马吉拉有着迥然不同的处事作风,从不在其时装发布会中现身,也没人见过 Martin Margiela 到底长什么样,而官方答案是:Martin Margiela 就是整个设计团队
二、什么是解构主义?
以建筑为代表的传统设计十分强调“协调”。
解构主义则相反,它反对原有的统一、均衡、对称、和谐、整齐的理性布局,突出一种斜曲扭翘的不稳定形象,使设计走向复杂、动荡、不确定、暧昧、含糊的变构风格。
解构后的建筑看起来不像是建筑,更像是一种雕塑或者造型艺术品,有强烈的运动感和自由感。它注重建筑意义的表达,“鼓励含义交织与分散性”,给作品带来模糊的视觉感受和多义的信息。
三、概念车上的解构主义
强调打破,并带有浓烈的现代主义设计思维,这些与概念车多少有一定契合。事实上,很多概念车确实倾向于这种理念。
比如David Cava设计的奥迪R10超级概念车,以LMP、老款F1以及喷气式飞机为设计灵感,亮点就在于其先进的驾驶座舱以及极富棱角的车身。
雷克萨斯UX概念车采用的“Inside-Out”设计理念,放大UX概念车内外部设计的协同效应。将大量不同平面组合在一起,产生的“X”形线条塑造出了动态立体效果,充满肌肉感又不乏沉稳优雅。
范霍伊顿克成为宝马公司新任设计总监之后,宝马推出了名为“层叠设计(Layered Design)”的全新造型风格。概念车EfficiencyDynamics充分体现了有机解构主义,将车身分解为多个独立的面,并将车身各个组成要素完全解构,包括车灯和车窗等部分的设计。
阿尔法罗密欧Pandion概念车,秉承了博通一贯的时尚风格,宽大的车身给车内留出了足够的空间,各个独立面之间看似形散,但实则神聚。
经过解构主义设计精心处理的相互分离的局部与局部之间,看似杂乱无章,往往存在着本质上的内在联系和严密的整体关系。
在形式上,有机解构主义主要表现为流畅有机的形状、不规则的自由形态、对传统汽车造型特征元素的拆解和夸张以及对于极度抽象的简单几何形态的摒弃。通过几何形状的拼接关系,达到一种和谐的外观效果,它的美来源于机器或者是汽车本身的结构。
四、概量产车中有没有解构主义?
夏尔•巴托说,艺术分三种:美的艺术、机械的艺术、居中的艺术。考虑要照顾大众审美,汽车设计更多是趋向于居中的艺术。
按这个理解,传统设计更像是流行乐,老少适宜,不犯大错;解构主义设计则更像摇滚乐,爱的会疯狂,恨的也不含糊。
虽然在建筑界和服装界解构主义已经有了半个多世纪的发展,但在汽车这样的机械产品设计中还是相对超前的理念。从汽车一百多年的发展历程来看,产品设计更多是趋向中庸,比如严谨德国人的大众系列,略显古板。
量产车里的解构元素并不多见,但并不代表不存在,设计师开始尝试在局部使用这种设计方法。
比如2018款丰田凯美瑞就采用了外形极具雕塑感的金属车身前脸设计。
借鉴了XR-PHEV II概念车的前脸设计理念的2015款欧蓝德。
此外,宝马的“火焰表面”风格、现代的“流体雕塑”风格、福特的“动感设计”风格等,也多少与解构主义有一定联系。
综上所述,汽车的解构主义的定义主要包含以下三个方面:
▎汽车上的解构主义形式,是通过对于汽车车身各部分的传统位置与比例的拆解与重构,以创新的、破碎的、冲突的和夸张的曲线与曲面重新定义的车身的整体造型;
▎汽车造型解构主义风格在水箱格栅、通风口和大灯造型等造型细节部分,运用流动的、分离的内部结构和层次丰富的灯光效果等处理手法,丰富整车的造型语言;
▎最终,在颠覆传统汽车造型设计思想的解构主义哲学下,对于整车造型的规则重新定义,将汽车整体造型与细节设计通过创新的设计语言进行表达,从而获得极富表现力的设计结果。
现阶段来说,对汽车造型重新定义还是有难度。
五、中国汽车也有解构主义?
刚刚开始的重庆车展上,长安御岳SUV概念车也颇值得玩味。
御岳的内饰采用了大量蜂网式设计,立体感十足。层层分离打碎的车轮设计,犹如随时要爆发的火山口一样,加上翼子板各种分离面的烘托,传统追求的整体面一体化设计,在这里被完全颠覆。
类似的概念车,还有阿尔特的这款SUV。号称隐形战斗机,走在街上绝对拉风。
这些都是中国汽车勇于突破传统设计的大胆尝试,只不过在向量产车转化时,存在不少挑战:风阻系统、行人安全、维修成本…….
还好,不是所有的解构主义都是空中楼阁。上汽大通D90概念车改变传统中大型SUV采用宽、直线条的表达方式,整车用形断意连的线、面、体、来展现灵动而富有张力的设计语言。
最大的不同是,D90概念车走的是量产化路线,解构设计没有长安御岳SUV概念车夸张。D90的实车与概念车变化不大,却仍保留了解构主义的特点。
车聚小结:
解构主义在汽车中作为一种形式设计并没有太多实用意义,这是设计师打破常规的重要工具。只有具备更加开放的思维,更加大胆的设计,才能突破一百多年来已经颇显固化的汽车设计。
有人问:解构主义有什么实用性吗?个性本身就是一种审美中的实用。比如鸟巢的设计有多少实用性呢?
欢迎加入车聚网读者微信群:请先添加微信号autojucom,并注明“我要入群”,之后我们将拉您入群,或加入QQ群:383683141。
欢迎微信扫码或搜索autoju(←长按可复制),关注我们的公众号。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