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铃木辟谣退出中国传闻 销量严重下滑却是事实
05月8日, 2018 7,642 views
近日,一位署名为“孙少军”的知乎答主爆料:“刚得到一个内部消息,最近将有一家合资品牌正式宣布退出中国市场,其线下渠道大概率会直接升级为该自主品牌的高端品牌经销商网点。”
随后,业内人士纷纷将矛头指向销量持续下滑的长安铃木。
辟谣
对此,长安铃木官方紧急辟谣:长安铃木的母公司长安汽车、铃木汽车仍在就长安铃木未来的发展进行积极讨论,会对消费者和相关方负责,长安铃木将继续秉承“精品小车”发展战略,为广大消费者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
“长安铃木退出中国市场目前还只是传言,即使发生也不会是今年的事。”汽车行业分析师任万付向《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
任万付认为,首先,铃木1993年进入中国市场,与签订了30年的合作期限,距离到期仍有5年时间,在这份合作到期之前,长安铃木不太可能贸然结束合作。
其次,铃木在中国一度辉煌过,现在虽然衰落,但仍有一定的市场份额。在这次的北京车展上,铃木并没有缺席。
最后,假设铃木真想退出,应该也是整个品牌的退出,除了长安铃木,还涉及到昌河铃木的问题,其错综复杂的关系也决定了铃木不会那么快退出。
销量下滑严重
自2011年长安铃木销量达到22万辆的历史最高峰后,长安铃木的年销量一直处于下滑状态;2016年,长安铃木销量只有11.5万辆, 5年间销量缩水近一半;到了2017年,长安铃木年销量仅剩8.6万辆,同比下滑25%。
2018年,长安铃木的销量下降幅度进一步扩大,3月份销量仅有4843辆,同比下滑67.3%;一季度销量1.3万辆,同比下降55.7%。
受销量下滑的影响,长安铃木近三年的业绩表现不佳。财报显示,2015年长安汽车对长安铃木的长期股权投资损失2.1亿元,排除其他调整因素,长安铃木亏损约4.2亿元。得益于2016年销量回升,长安铃木扭亏为盈,当年盈利5402万元。而2017年,长安铃木又亏损8482万元。
产品定位拖累
“铃木的问题由来已久,品牌定位是主因,‘精品小车’的产品定位跟不上中国汽车市场发展的步伐。”任万付表示。
从铃木汽车成立以来,其“精品小车”的产品定位从未改变,甚至在辟谣的声明中,长安铃木也强调将继续秉承“精品小车”发展战略,这意味着长安铃木从未想过变更品牌定位。
但业内人士直言,铃木是“成也小车,败也小车”。
随着市场的发展,它的小车定位跟国人“好大喜长”的偏好完全相反,但铃木汽车仍固守在压缩成本、造小车的这种思路里。
在SUV增长迅猛的阶段,长安铃木虽然推出了锋驭、维特拉、骁途等3款SUV,但仍无法脱离“小车”的桎梏,消费者对这3款车型的接受程度很低,致使长安铃木没有像其他日系车企一样成功翻身。
此外,长安铃木市场预研、产品更新及市场营销等方面都落后于其他车企。在今年北京车展上,其他车企纷纷推出面向电动化、智能化、互联化等方向的产品时,《国际金融报》记者发现铃木汽车展示的依旧是十几年前就有的车型,内饰也没有更新,走到铃木展台有种“穿越”感。
随着自主品牌的崛起,自主品牌许多车型在设计、配置、价格等方面已超过长安铃木旗下相关车型。业内人士直言,如果长安铃木再不推出能吸引中国消费者的产品,其退出中国市场就真不远了。
欢迎加入车聚读者微信群:请先添加微信号autoju1,并注明“我要入群”,之后我们将拉您入群,或加入QQ群:383683141。
欢迎微信扫码或搜索autoju(←长按可复制),关注我们的公众号。
长安在中国市场这么多年,经验这么丰富怎么可能说退就退
长安铃木车身不是我太喜欢的,但颜色还可以的,我家就有一辆长安铃木车,耗油又低。车速高开着还可以吧。
长安铃木的未来和销量才是给我们最好的证明,不管在哪里位置都有属于自己的的一面。
对于这种现象,我们也不太了解铃木高层怎么解决,只希望他们能早日拿出解决的方案吧
给长安铃木一个很大的进步空间所以我对铃木还是有足够的信心的。
我家用的也是铃木的车,性价比是真的很高,希望铃木以后有更好的发展
铃木作为一家合资车企,肯定不会就这样退出的,我相信它
理想中的长安铃木车型,还能说什么呢?无条件的支持
很多事情在官方没有确认之前,我们还是不要相信那些新闻
根本铃木就没可能退出
铃木汽车在消费者的心中还是有很好的印象的,也是最早进入中国市场的品牌之一。加油!
谣言止于智者,界面新闻已经独家回应不是铃木就不要再传播不实报道博眼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