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亚特退市或成定局,FCA押宝Jeep和电动化?丨聚焦
06月7日, 2018 8,707 views
引言 | 若没了菲亚特和克莱斯勒,FCA该叫啥?
当地时间6月1日,FCA集团(菲亚特克莱斯勒)的资本市场日在意大利正式召开,首席执行官塞尔吉奥·马尔乔内公布了集团下一个五年的业务规划。
会上发布了旗下品牌Jeep、Ram、阿尔法罗密欧和玛莎拉蒂的详细规划,并确认了菲亚特品牌产品线会减少,未来只保留菲亚特500和菲亚特Panda两个产品系列。
据外媒报道,未来菲亚特品牌将局限于欧洲市场,克莱斯勒品牌局限于北美市场,更长远计划要看两个品牌的未来表现。
这也几乎坐实了之前的传言——菲亚特再次退出中国市场。
一、菲亚特缘何再次没落?
这并不是菲亚特第一次退市了。
1999年,菲亚特品牌与南京汽车集团成立合资公司南京菲亚特,因销量不佳于2008年退市。
2010年菲亚特携手广汽卷土重来, 2014年达到销量巅峰6.8万辆,随后开始断崖式下滑。
2017年,菲亚特全年销量仅为2273辆,2018年前4个月,只有90辆。
尽管还没有宣布退出国内市场,但早已名存实亡。
据了解,大部分广汽菲克4S店早已将战略重心调整至Jeep品牌,菲亚特品牌展车不见踪影,仅有少数经销商还接受菲亚特车型预订。
为何会沦落到这种地步?
其实细看这几年的发展历程,广汽菲亚特似乎正是观致的前世。
从2010年至今,广汽菲亚特国产了两款紧凑级轿车,分别是三厢的菲翔和两厢的致悦。
真要分析这两款车,也并不是一无是处,反而有不少亮点。
1.4T发动机搭配双离合变速箱、“融合了意大利和美国文化”的造型设计、颇具质感的内饰、超越同级的2708mm轴距,最先推出的菲翔甚至获得了5星碰撞等74个大奖。
数据如此漂亮,为何叫好不叫座呢?
▎其一,中国有句俗话,“攘外必先安内”。
但就销售主导权这一点,合资双方却争夺了多年,从2012年开始谈判,到2015年才单独成立广汽菲亚特克莱斯勒销售有限公司。
多年内部矛盾导致销售渠道扩展缓慢,营销也迟迟跟不上。
不管是电视还是互联网上,很少看到菲亚特的广告,大多数人对菲亚特的印象,还停留在已经退市的南京菲亚特。
▎其二,菲亚特在产品线布局上不够聪明。
从2010年左右开始,中国掀起了一股SUV热潮。
菲亚特不是没有SUV,中型SUV菲跃一直以进口形式销售,但价格实在没有多少竞争力,迟迟未能国产令其丧失了良机。
▎其三,要说最主要的原因,还是质量问题。
在车聚网每月的投诉排行榜中,菲亚特投诉销量比榜首的位置几乎无人撼动,主要问题集中在国产车型DCT干式双离合变速箱失效上,严重时导致无法行驶。
整体而言,销售渠道铺展不够,正面宣传几乎没有,反倒是质量投诉刷了不少热度,而且又没有国产中国消费者最喜欢的SUV产品,想卖座确实难如登天。
而当内部矛盾终于解决,2015年广汽菲克成立之时,Jeep国产了……这时候,战略重心逐渐转移,而菲亚特品牌似乎已经放弃了治疗。
2015年,菲亚特销量腰斩,而Jeep借着SUV的红利,国产车型不断增多,从自由光,到自由侠、指南者,再到中国特供的大指挥官,其国内销量也猛增至2017年的20万+。
在车聚君看来,菲亚特在中国再度没落的原因,与让路Jeep不无关系。
而在未来,Jeep也将成为FCA的核心品牌。
二、FCA未来五年押宝Jeep和电气化。
今年第一季度,FCA营业利润同比增幅5%,达到161亿欧元, Jeep品牌独占70%。
而根据马尔乔内未来5年的规划,Jeep品牌的地位也举足轻重,甚至立下了2022年之前Jeep销量翻倍的目标。
除了战略重心转移至中高端领域,FCA资本市场日还揭示了另一个主题——电动化。
马尔乔内表示,FCA计划在2022年之前累计投入90亿欧元推进电动化战略。
大会上,Jeep、阿尔法·罗密欧、玛莎拉蒂和Ram品牌均公布了实现电动化的安排。
FCA特别提到Jeep在中国的未来规划。
截至2022年,Jeep将在中国推出8款全新/改装车型(4款插混版,4款纯电动车),其中两款是中国特供。
电动化的同时,自动驾驶也少不了,FCA目前正与Waymo、宝马集团、Aptiv合作。
预计到2023年左右,全系车型将标配L4级别自动驾驶系统。
三、股价下跌,战略引质疑?
意外的是,5年规划发布当天,FCA股价下跌7.2%,收于21.55美元,市值蒸发近30亿美元。
“难道我发布了什么坏消息?”马尔乔内对此大为不解。
有分析人士指出,虽然马尔乔内声称:“FCA有能力掌控自己的命运”,但将战略重心移至Jeep等品牌还是存在较大风险。
全球市场方面,Jeep去年全球销量1,388,208辆,同比下滑1%。
今年四月,Jeep美国市场销量68,879辆,同比下滑12.6%。
从国内来看,情形同样不是很乐观。今年前4个月总销量4.82万辆,同比下降30.4%。
其中,自由光1.64万辆,同比下降52.6%;自由侠7838辆,同比下降43%;唯一增长的是指南者,销售2.4万辆,同比增长14.4%。
究其根源,竞争压力增大或许是原因之一。
这两年,合资品牌SUV如雨后春笋般相继出现,包括大众在内的许多合资品牌,都把未来几年的重点放在了SUV车型上。
另一方面,自主高端品牌如领克、WEY,也逐渐开始蚕食合资品牌市场,同样是靠SUV打响第一枪。
而在产品质量上,Jeep的情况也仅仅是比菲亚特好一些……
自由光因烧机油问题较普遍而被网友称之为“机油光”,如今这一问题在指南者上也逐渐浮现,而全球市场表现不错的大切诺基也常常被抱怨小故障频发。
“用实力让情怀落地”是Jeep的广告词,然而,“情怀”在当今中国市场,像强驽之末,最大的挑战在于如何变现,经常的结局是:十动然拒。
至于电动化方面,FCA量产的新能源汽车屈指可数,国内目前只有进口的克莱斯勒大捷龙PHEV。
相比其它车企,FCA的电动化战略似乎来得有些晚。
车聚小结
缩小菲亚特这类盈利状况不好的品牌的规模,把资金省下来用于电动车、自动驾驶研发以及Jeep等高利润品牌的发展,或许是FCA战略性放弃菲亚特等品牌的原因所在。
然而,Jeep的现况、开启电动化的时机,又给FCA的未来增添了不少变数。
当下,菲亚特基本已经“名存实亡”,但相比五年之后的“长远”目标,如何让Jeep站稳脚跟或许才是FCA最应该考虑的问题。
或许,这也是吉利正在考虑的问题。
欢迎加入车聚读者微信群:请先添加微信号autoju1,并注明“我要入群”,之后我们将拉您入群,或加入QQ群:383683141。
欢迎微信扫码或搜索autoju(←长按可复制),关注我们的公众号。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