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弗枭龙MAX二代上市:混动四驱SUV能否重塑市场格局?

4月16日,哈弗汽车正式推出第二代枭龙MAX车型,定位为“智驾电混中型SUV”。新车共发布5款配置,官方指导价13.18万-16.98万元,限时优惠后起售价下探至11.68万元。作为长城汽车Hi4智能四驱电混技术迭代后的首款车型,枭龙MAX二代在能耗、动力与智能化方面均有显著升级,并首次搭载纯视觉智驾系统。在新能源SUV竞争白热化的当下,这款车的推出不仅完善了哈弗的产品矩阵,更以“全系四驱”的差异化策略,试图挑战比亚迪宋PLUS DM-i、吉利银河L7等热门车型的市场地位。

1. 基础信息:中型SUV的硬指标

枭龙MAX二代基于第二代Hi4智能四驱电混架构开发,车身尺寸4780×1895×1725mm,轴距2810mm,属于标准中型SUV。其CLTC纯电续航提供110km与165km两种版本(对应电池容量27.54kWh),综合续航未公布,但馈电油耗低至4.2L/100km(WLTC工况)。动力系统由1.5L混动专用发动机(热效率41.5%)+双电机组成,综合功率238kW,扭矩595N·m,百公里加速6秒级。

2. 核心卖点:省油、四驱与安全

能耗经济性:通过双电机智能解耦、三擎九模动态切换等技术,WLTC综合油耗0.97L/100km,市区工况能耗优化显著。后桥电机在时速63km/h以上可自动解耦,降低高速行驶能耗。

全地形四驱能力:前后轴扭矩0-100%动态分配,最大爬坡度≥60%,支持雪地、泥地等5种驾驶模式。相比传统两驱混动车型,四驱系统在湿滑路面和紧急变道场景下的稳定性更具优势。

安全冗余:车身高强度钢占比73.6%,热成型钢达13.4%,电池包采用6层防护结构并通过2倍国标碰撞测试。主动安全方面,全系标配6气囊、保压侧气帘及20余项智驾辅助功能。

3. 智能化:纯视觉路线争议与实用性

新车搭载Coffee Pilot Plus智驾系统,采用“纯视觉+端到端大模型”方案,支持高速NOA、跨层记忆泊车(最长2公里)及城市道路智能避障。不过,相比激光雷达方案,纯视觉技术对复杂光线和极端天气的适应性可能会是潜在短板。座舱方面,8155芯片+12.3英寸仪表+14.6英寸中控屏的组合属主流配置,HUAWEI HiCar/ICCOA/Carlink全生态互联覆盖95%手机用户,实用性较强。

4. 空间与舒适性:家庭用户导向

但通过优化布局,枭龙MAX二代的后排膝部空间达到153.4mm,优于唐DM-i的140mm。实测中,1.8米身高乘客在后排可获得两拳半的腿部余量,头部空间1011mm(未含天窗凹陷区域)避免了压抑感。后备厢常规容积540L,可竖直放置3个28寸行李箱,放倒后排后扩展至1366L,足够容纳婴儿车、露营装备等大件物品。此外,全车28处储物空间设计颇具巧思:副驾驶挂钩承重3kg,可固定外卖或购物袋;中控台下方的开放式储物格深度达15cm,支持手机无线充电的同时容纳纸巾盒;门板储物槽宽度增加至12cm,可竖直放置1.5L水瓶。

座椅基于“中国人体格特征数据库”开发,椅背贴合度较上一代提升18%,长途乘坐不易疲劳。主驾12向电动调节含4向腰托,副驾虽仅支持4向电调,但全系标配3挡通风/加热功能(同级多为选装),夏季实用性突出。后排靠背提供27°和32°两档调节,配合坐垫前端上翘5°的设计,对大腿支撑更充分。值得关注的是,座椅填充采用双密度发泡工艺:上层15mm软质海绵缓解压力,下层高密度泡棉确保支撑性,实测连续乘坐2小时腰部无明显塌陷。此外,顶配车型后排座椅加热功能在北方冬季场景中实用性显著。

枭龙MAX二代的推出,标志着混动四驱技术进一步下探至15万元级市场。其“全系四驱”策略打破了该价位段以两驱为主的现状,可能倒逼竞品加快四驱技术普及。此外,长城坚持纯视觉智驾路线,也为行业提供了另一种技术范本。

对于消费者而言,北方用户或经常面对复杂路况的家庭,四驱系统的主动安全性和通过性更具吸引力。而11.68万元的起售价(限时)与6年/15万公里质保,进一步降低了混动四驱的入手门槛。

在“价格战”与“配置战”交织的混动市场,枭龙MAX二代以四驱+长续航的组合,展现了其诚意。但能否真正成为“爆款”,仍需回归本质:品控稳定性、售后体系完善度,以及用户真实口碑的积累。那么,大家觉得枭龙MAX二代的市场前景如何?欢迎在评论区分享您的观点。

本文链接: https://www.autoju.com/2025/04/21/363923/

版权属于: 车聚网-转载请标明出处

0 您已经顶过了!
收藏
分享到: 哈弗枭龙MAX二代上市:混动四驱SUV能否重塑市场格局?
用户登录